陳經理
宮經理
酸性圖形的設計風格,是什么意思?首先就會想到是什么意思?
在設計領域,這種風格的設計與迷幻物質帶給使用者的視覺體驗相似,常以反復出現的幾何圖形或高飽和度顏色呈現。過去幾十年里,這種酸性美學承載了一種“自由戀愛”的社會主張,并包含了一種在當今世界幾乎已經過時的極致享樂主義。
“酸”并不是指味道的酸。經查閱相關資料得知,在設計上,“酸”具有比其名詞形式更深的文化共鳴。從美學上來講會讓人聯(lián)想起嬉皮士運動中流行的佩斯利迷幻漩渦圖案及歐普藝術。但是現在,我們對“酸性圖形”有了新的理解,因為當代設計師將一種面向未來的想法,帶入了這種曾經看起來懷舊的烏托邦式風格。
說到這里,是不是還搞不懂什么是“酸性圖形”設計。從視覺上來分析,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,就是配色、材質、圖形的使用。當然還有字體的選擇和版式的布局。首先看看配色。
這種圖形樣式主要是由鮮艷的色彩組合,充滿霓虹的顏色搭配。例如高飽和度的漸變色,有機虹彩和螢光配色方案,充分體現出科幻特效感。
我們能明顯看到它們大多數會使用酷炫未來感的材質,例如液態(tài)金屬、玻璃、鐳射、鋁箔塑料等等。所以在視覺上給我們一種迷幻感。
可是作為設計師,不能因為過于藝術化而拒絕每一次設計流行的趨勢,我們可以去了解和嘗試,這樣才能給國內設計行業(yè)帶來更多改變。
當前文章鏈接:http://m.untusccu.com/showinfo-77-536-0.html